把握市场的拐点是没可能的
曾经炒过权证,这是让我很后悔的一件事情。亏了钱不算,违背了我自己的投资原则更让人痛心。这些权证当然都有固定的期限,实际上你是在赌博,赌的是某一个股票或者指数会在一个固定的日期之前会涨到什么程度,或者会跌到什么程度。即使你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都是正确的,预测市场的时机是非常愚蠢的。基本面的分析已经非常不容易,如果你再加上对市场时机的预测,那就难上加难了。一个正确的基本面有时候可能需要2年,3年,或者5年甚至10年才能表现出来,你有耐心和资金等得起吗?权证的期限太短了:通常几个月,最长一年。炒窝轮是信心爆棚的表现,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是无知的表现。他们不懂得基本面的表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我炒作权证的出发点是涨幅比股票(10%)高,觉得回钱快,但欲速则不达。本账户到目前的亏损主要来自开始的权证。而且我很少说炒股,因为我觉得我不是在炒作,而是有一定理念在投资,付出有劳动。而权证不得不说是在炒作。
凯恩斯曾经说过, “市场可能长期不理性, 你如果想跟它赌拐点的时机, 必死无疑” (Markets can remain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 。
伟大的投资者邓普顿John Templeton说, 不要试图找到市场的拐点, 坚持长期不懈地投资才是致富之道 (it is the time, not the timing, that counts)。
在香港, 大家可以发现大量的公司董事很有钱,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股票为他们增值很多。何以?董事们在敏感期内(比如在公布业绩之前两个月,在做并购期间,或在其他敏感期)是不可以买卖股票的。在其他时间,每次买卖都要事先经过董事会批准,而且要公告,因此董事们要顾及形象和闲言碎语。董事们也担心其他董事(特别是董事长)和基金经理们说自己对公司“不看好”,“没有长远打算”,“不务正业,只是一天到晚炒股票”。所以,就出现一个自我约束的现象:董事们买卖自己的股票很不频繁,而且,买的次数往往多于卖的次数。很多董事在离职以后才卖股票。他们持股的时间一般比较长,有时长达十年,二十年。在股票大跌的时候, 他们不仅不好意思卖自己的股票, 反而要逼迫自己买进股票,以便给公众信心。后来的结果当然是, 他们被迫发了大财。
所以越来越意识到长期投资的重要性,短期投资,或借钱买股票,都会影响到长期投资,都是短视的表现。因为还钱期限一般不可能很长时间,这实际上就在堵在还钱之前,股票一定上涨,这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