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产组合

进行资产组合就是为了较好地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投资者应该从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中选择一组风险最小的资产;或者在风险系数相似的资产中选择一组收益率较高的资产。

较好的资产组合是持有发展方向、阶段和周期都不同的股票。不同的股票可以按风险的等级(比如市盈率),相关性等进行分类。

资产组合越是分散,其收益率越接近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高度分散化的资产组合要求关心的不是某一资产的收益,而是整个市场的风险和收益,此时接近指数的水平。那么高度分散化的组合如何能战胜市场的指数呢?

本基金越来越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风险小的收益。所以开始时的盲目投资于权证是多么愚蠢,当然市场也严厉地给予了惩罚。应该庆幸那么冒险没有侥幸获利,因为侥幸的获利也许为以后大的灾难埋下伏笔。沉痛的教训也让我开始严肃地进行思考,寻找更适合本基金的投资道路。基于以上投资目的,选择的资产组合也应该是以风险小为最主要的因素。

资产组合一旦确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宜随便变化(所以确定证券组合非常重要,一定慎重),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如果市场发生了不利于既定资产组合的变化,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即使在资产组合中占很小比例的企业,也应该是自己最想长期拥有的企业。资产组合的变化最好在“无意”中进行,正由于每项资产都是自己想长期拥有的,所以持有不动也应该是一项正确的操作方法。但基于证券市场的波动,拿极少量的资金在不同股票间进行交换操作,降低成本,应该也是不影响整体资产组合的稳定性。假如目前持有30%的A和70%的B两种股票,如果能够卖出0.1%的A,买入B,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卖出相同数量的B股票,再次买回A相比上次操作更合算的话,就是一笔不错的降低成本的操作。当然,也许以后很久依然不能再买回A,那么资产组合变为29%的A和71%的B,即使这样也不会也什么不好的后果,最好是比例的变化正是自己想进行的转换,这样无论发生那种结果自己都是对的。当然这样的操作虽然小量,但应该多次,因为只有的多次的操作中,可以买回的概率才可能较大。这也是周密的降低成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