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
陈东琪主编
借款利率与公司经营状况有关,信用好的公司,其借款利率往往较低;而信用不好的公司,其借款利率相应较高。所以,高利率往往隐含着较大的风险。(最近意大利国债利率飙升,意味着意大利金融风险加大)
企业的筹资来源有两种:一是股权资本筹资,一种是负债。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不能到期偿还债务的企业会面临破产的风险,所以从安全的意义上,企业更愿意发行无需偿还的股票。(所以股票投资风险很大,如果买的公司破产可能血本无归!)
适当的负债可以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因为股东和外界人士都相信只要管理良好,发展前景乐观的企业才愿意负债筹资,企业能借到钱说明债权人对企业放心,尤其是利率较低的负债,所以企业适度的举债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
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经理拥有很大的权利,他们偏向于发行债权,而不是向银行借款。因为银行贷款不仅有限制性条款,而且牵制经理的日常经营,而债券持有人对企业的了解和影响比银行小得多。
(巴菲特:有两种人可能破产,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聪明绝顶的人。)
判断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整个市场风险的关系,有一个判断性指标:β系数=(某些投资的预期收益-该期收益中非风险收益)/(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该期收益中非风险收益)
在强有效市场中,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而是说,谁也不能凭借比别人更有利的获取信息的机会,赚取超额利润,但是并不排斥那些敢于承担风险,并且对同样市场信息做出正确判断,眼光能够穿透未来的人在这个市场上获利丰厚。
(证券市场比的是谁的眼光看得更远,还有谁能坚持得更久。)
较好的资产组合是持有发展方向、阶段和周期都不同的股票。资产组合越是分散,其收益率越接近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高度分散化的资产组合要求关心的不是某一资产的收益,而是整个市场的风险和收益。(那么高度分散化如何战胜指数吗?)
资产组合可以按风险的等级(比如市盈率、beta系数)、相关性较差(不同行业、周期)进行划分。
资产组合还应动态调整,因为随着市场情况不同,原来的风险水平也在发生变化。
进行资产组合就是为了较好地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投资者应该从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中选择一组风险最小的资产;或者在风险系数相似的资产中选择一组收益率最高的资产。
资产组合一旦确定,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宜随便变化,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如果市场发生了不利于既定资产组合的变化,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资产组合中,应该是买自己最想拥有的企业。资产组合的转换,应在一种平滑中过渡。每种企业都是出于长期考虑,如目前拥有A.B企业,因为都是值得长期拥有,所以不动也是不错选择,而A.B间占有的比例,在一定时期采用一定策略,也没有一定多少合适,在此情况下给了做短差的机会。比如A卖出,买入B,而在A下跌B上涨时,把卖出那部分再逆操作买回,而如果没有机会就留在B。如果卖出A后,B由于上涨不能买入,就可以等机会,在买回A。如果买入B后,B下跌,而A下跌更甚,则同样可以买回A。选择由A至B的转换,最好符合自己想进行的战略转移方向,这样转换了即时换不回也只当是仓位调换。)
投资策略不是发财致富的诀窍,而是避免犯低级错误的告诫。!!(经典)
贴现:不能就现在的投资与将来的收入直接进行比较的关键就在于,货币有时间价值,现在的钱比将来的钱值钱,所以必须把将来的钱转换成的钱才能进行比较,这种把将来的钱转换成现在的钱的方法就叫作贴现。
(以买企业的思想去买股票,买的时候就是要买长期想拥有,想靠企业增值来盈利,而不是马上希望另一个人以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因为是以买企业的心态去买股票,所以你开始一定关注的是企业本身是否对你吸引,然后才看看市场愿意什么价格出售。而不是先看K线,觉得这一段价格下降较快应该反弹,或价格突破阻力位等不着边际的分析。)